邱茄子(《纲目》)【异名】仁菜子(《食疗本草》)。【来源】为藜科植物邱茄菜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邱茄菜"条。【功用主治】孟诜:"煮半生,捣取汁含,治小儿热。"【选方】治痔下血:邱茄子、芸薹子、荆芥子、芫荽子、莴苣子、蔓菁子、萝卜子、葱子等分。以大鲫鱼一个,去鳞肠,装药在内,缝合,入银石器内,上下用火炼热,放冷为末。每服二钱,米饮下,日二服。(《纲目》)
獐骨(《别录》)【来源】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骼,动物形态详"獐肉"条。【性味】甘,温。①《别录》:"微温。"②《药性论》:"味甘,无毒。"③《
鸡嗉(《纲目》)【异名】鸡喉咙(《卫生易简方》)。【来源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嗉囊。动物形态详"鸡肉"条。【功用主治】治噎膈不通,小
麻叶绣球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【异名】碎米丫、山茴香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绣球绣线菊的根或根皮。【植物形态
扭子菜(《贵州草药》)【来源】为桔梗科植物扭子菜的全草。【植物形态】扭子菜,又名:异钟花。纤细匍匐状草本,长20~40厘米。茎绿色,纤细